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乙联赛转会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乙联赛转会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这段时间有很多事情让足协担忧,毕竟多支球队退出,他们想保住这些球队,想尽很多办法,可最后还是失败了,所以他们也愿意承受这些球队退出的事实,我们知道退出中甲的球队有四川FC、辽宁宏远、广东华南虎等球队,再加上降级的两支,这样就空缺5个名额,当然需要5支中乙球队补上来,在以往,可能很多中乙球队认为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事情,可是今年他们都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冲入中甲,这是为什么?
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财力,特别是足协推出俱乐部中性化名字之后,很多企业退出或者减少投入,也没有钱买更好的外援,即使升上去,也只是打酱油的角色,他们更愿意在中乙呆下去,但还是会有球队升入中甲,我们知道目前国际转会窗口已经关闭,这些被动递补的球队,无法购买外援,那怎么办?
其实这点我就要批评足协两句,明知道国际转会窗口要关闭了,为什么还对递补球队名额没有确定,这办事效率太差了,如果早点解决名额,那肯定不会是现在被动进入中甲的球队,无法购买外援,他们可以提前准备购买外援,如今造成没有外援可以购买,本来这些中乙球队国内球员实力与中甲有差距,再加上他们还有超强的外援,这些中乙球队即使升上去,也只能被对方踢得找不着北。
当然中国足协也知道自己犯了大错,他们想弥补,如果早点确定哪些球队会退出,可以提前把这些递补名额确定,让他们早点购买外援,这样对他们也显得公平,如今中乙球队没有外援,还能与中甲抗衡吗?只能是一年游尴尬处境,不过足协也有挽救的措施,那就是在与这些被动冲入中甲的球队进行比赛时,不能上外援,要等夏窗开启之后,他们有了外援,才能按正常比赛进行,只有这样才能对中乙球队显示公平。
如果真是这样,真正的全华班将会在中甲上演,到时候让我们看到中甲和刚从中乙升上的球队进行本土球员对决,说不定还有意外,刚从中乙升上的中甲球队会战胜中甲老大哥,这是不是奇观呢?黄强歪谈体育认为,体育要显示公平,规则制订十分重要,足协也知道自己拖延时间太久,导致这些被动进入中甲的球队没有外援,他们想用政策来显示公平,你们怎么看?
本文是作者黄强歪谈体育原创文章,谢绝转载,违者必究!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,如有不妥,请联系作者删除
王栋,男,1981年9月10日出生于山东青岛,是中国足球职业运动员,场上司职后腰。
2001年进入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一线队,在2007赛季随队获得中超联赛冠军。
2013赛季下半段,离开了效力17年之久的亚泰,租借加盟中乙联赛球队山东滕鼎。
2014赛季正式转会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并担任队长,当赛季率领球队冲超成功。
2016年12月加盟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。
2018年2月加盟中甲联赛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。
2019赛季帮助青岛黄海冲超并夺得中甲联赛冠军。
2020年7月19日出任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一线队助教。
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成立。
没人可以在小时候就选拔出一支球队,训练几年后保证队中所有成员都成材,不管这个队是在国内训练,还是送到欧洲去训练。
早在1990年代的健力宝队,是从全国选出的优秀球员,送到巴西集中训练。最后也不是全队都成为了职业球员,而且回国后也是各自回到不同的俱乐部。现在的上海上港,最早是根宝基地的球队,从小在一起训练,后来以上海东亚的名义从中乙开始踢,几年后终于获得中超冠军,在这期间很多崇明时期的老球员去了其他球队,而随着球队的不断升级,也在不断从外部引进新的球员。如果没有奥斯卡、胡尔克这样的世界级球员加盟,上港应该也没法在中超夺冠。
退一步讲,就算真有球队如楼主所言,比如武汉尚文,实际上就是这么操作的。球队在欧洲当地也只能是封闭训练,然后找当地的球队踢热身赛。因为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,这样一支由纯外国球员组成的球队,是无法获得参加当地正式比赛的资格的。就像我国的青超,也不允许外籍球员参加。如果长期得不到高水平比赛的锻炼,仅靠训练,即使训练方法和理念再先进,教练员水平再高,球员也是没法成材的。
所以,楼主提的就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命题。现实的做法是让中国球员分散留洋,散布在多家俱乐部,中国球员不要扎堆,要充分溶入欧洲的足球氛围,获得正式的比赛资格,在与当地球员的竞争中成长。能有球员凭实力像孙兴民那样在欧洲顶级俱乐部立足,能成为国家队的主力,应该才是我们派球员留洋的终极目标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乙联赛转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乙联赛转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